2007年4月20日星期五

鲁国尧先生与《广韵》的出版

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经典著作的传承与出版,汉语音韵学自然也不例外。自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各大高校逐步成立了古典文献学和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对经典著作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但是出于多方面因素,相应的文献典籍出版工作与学科的快速发展和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相比,却显得滞后。尤其在汉语音韵学领域,几本必备韵书的出版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如《广韵》,《集韵》,《韵镜》,《七音略》等等。有鉴于此,2002年初,肩负中国音韵学会会长重任的南京大学鲁国尧教授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就这一现状进行了反复研讨,决定影印出版《广韵》一书,以敷教学之用。



其时,市面上能见到的《广韵》仅有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新校互注宋本广韵》,该书主要针对专业研究人员,但是对于普通学子而言,却未免显得价高而厚重,不适合教学要求。基于这一考虑,鲁先生选择《四部丛刊》影印的宋巾箱本《广韵》缩印本为底本,对于巾箱本的缺页部分,鲁先生没有照搬张元济配以泽存堂本的做法,而是到海外访求善本配齐缺页,使新版《广韵》成为真正的宋本。另根据多年从事音韵学教学的经验,在《广韵》后面又附以永禄本《韵镜》,使两书在教学过程中合之双美,相得益彰,加深了学生对广韵音系的认识和理解。《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成书之后,鲁先生亲自执笔撰写了集学术性与普及性于一体的《弁语》冠于书首,成为学生理解使用《广韵》和《韵镜》的津梁。
《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于2002年8月首版后,即在当月召开的石家庄音韵学会上获得好评。两年之间,是书在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珠江之畔的莘莘学子攻读汉语音韵学这门绝学的荆棘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初,该书首版3000册即已告罄。面对广大学子与教师要求重印再版的呼声,鲁先生增补了与《韵镜》同属切韵系韵图的元至治本《通志·七音略》,并且提出了前无古人的出版构想,即采用《韵镜》和《七音略》逐图对照的形式,使宋人所描绘的广韵音系完整无遗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学人可以借此求同存异,比勘研究。鲁先生又于百忙之中,为2005年12月的新版写了增补说明,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七音略》及最新研究成果,嘉惠士林。

《广韵》《韵镜》《七音略》的出版,加速了汉语音韵学这门古老而又时新的学科的发展壮大。

没有评论: